在历经长达13个月的纷争后,英国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简称“曼联”)的所有权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4日,曼联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宣布化工巨头英力士集团(INEOS)董事长、英国首富吉姆·拉特克利夫(Jim Ratcliffe)将以每股33美元的价格,从格雷泽家族(Glazer family)手中购得曼联25%的B类股,并有意进一步收购最多25%的A类股。此外,他还将为曼联的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追加3亿美元的投资。
一纸协议,英力士集团正式接手曼联的足球运营管理大权,同时在曼联股份有限公司与足球俱乐部董事会中稳稳占据两席。然而,这看似风光的交易背后,却难掩曼联市值惨淡的线美元的估价来计算,曼联在资本市场的估值竟跌至54亿美元,再加上6.5亿美元的沉重债务,使得这家足球俱乐部的企业价值勉强维持在63亿美元。
令人咋舌的是,截至2024年1月2日收盘时,曼联(NYSE:MANU)的股价竟仅为每股20.130美元,总市值更是缩水至32.84亿美元。曾经辉煌的曼联,如今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令人不禁唏嘘。
现居曼彻斯特、年已71岁的吉姆·拉特克利夫,被誉为“英国化工大王”,却在晚年卷入了一场足球的风波。他自称从小就是“饱受折磨的曼联球迷”,但这份对红魔的热爱,似乎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好运。当他在1998年创办英力士集团,将其打造成为全球化工、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巨头时,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如此深陷足球。
《202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拉特克利夫以2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0亿元)的身家傲视群雄,位列全英第一、全球第67。这样的财富地位,让他在体育领域的布局显得轻而易举。英力士不列颠尼亚帆船队、F1梅赛德斯车队的三分之一股份、Team Sky自行车车队的特许经营权……这些都是他过去十年在体育圈留下的印记。然而,这些成功的案例并未给他在足球圈的征途带来多少光环。
他的家族基金计划在交易完成后立即砸下2亿美元,购买610万股新股,并在2024年底前再追加1亿美元,购入另外300万股股票。这样的投资力度,无疑彰显了拉特克利夫对曼联的信心与野心。
据悉,拉特克利夫与格雷泽家族的协议中暗藏玄机:一旦格雷泽家族未来有意出售更多股份,拉特克利夫将享有优先购买权。这一条款无疑为拉特克利夫全面收购曼联埋下了伏笔,也让人们对这场交易的真正目的产生了更多猜想。
另一方面,自2022年11月那风起云涌的一刻,格雷泽家族透露考虑卸下曼联股份以来,全球球迷的心便悬在了嗓子眼。毕竟,谁不想看到那个曾让无数人心潮澎湃的红魔曼联重振雄风呢?但回望过去,自传奇教头弗格森(Alex Ferguson)挂帅而去,曼联的战绩便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瞬即逝。每一次失利,都仿佛是对格雷泽家族的一次无情嘲讽,让他们的名字在球迷的唾沫中越沉越低。
竞购大战中,卡塔尔财团与英力士集团这两大巨头可谓是火药味十足。本以为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谁知卡塔尔财团在今年10月突然鸣金收兵,选择了退出。于是,拉特克利夫笑到了最后,成为这场收购案的赢家。但谁又知道,这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无奈与妥协?
事实上,格雷泽家族早已有意让出曼联的部分股份。但遗憾的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近日,曼联股价低迷,交易价格竟低于20美元大关。即便在交易风声传出后,股价也仅象征性地上涨了3%。这对于格雷泽家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市场对曼联的信心已所剩无几。
这场收购案与其说是曼联的新起点,不如说是格雷泽家族的终点。他们带着失望与遗憾离开了这个曾经辉煌的舞台,留下的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
不过,这场胜利对于拉特克利夫来说并非毫无代价。他最初曾提出收购曼联69%的股份,但最终不得不降低要求至25%。此外,他还需要面对曼联庞大的债务和不断下滑的市值。
毕竟,在足球世界里,拉特克利夫和他的英力士集团一直保持着相对低调的姿态。最大的动作也不过是曾一度有意收购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但最终并未成行。
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主了曼联,但这个结果却饱受争议。有人质疑他是否真正懂得足球、是否能够为曼联带来真正的改变;也有人担忧他的商业思维是否会破坏曼联的传统和文化。
格雷泽家族,作为美资进军欧洲足球市场的排头兵,其2005年以7.9亿英镑的天价收购曼联俱乐部的举动,曾一度引发轰动。然而,这场收购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短期融资,这无疑为曼联的未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从此,这家昔日风光无限的足球俱乐部便开始了与债务为伴的日子。
那一年,这家美资巨头以杠杆收购的方式,将世界上最富有的足球俱乐部——曼联,推向了沉重的债务深渊。7.25亿英镑的总债务,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曼联在之后18年喘不过气来。毕竟,曼联为偿还这些债务所支付的巨额利息,让人触目惊心。十八年间,曼联在格雷泽家族的掌控下,税前亏损竟高达3.2亿英镑,银行利息支出更是累积至惊人的超过10亿英镑。
令人咋舌的是,这几位美国老板对曼联的“慷慨”投入,在过去十年里竟然呈现负数,达到-1.55亿英镑。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定期从曼联提取股息,而对于俱乐部的实际运营和未来发展,则显得漠不关心。这种“只取不予”的做法,无疑让曼联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在格雷泽家族的“精心治理”下,曼联的债务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目前已高达5.5亿英镑。这份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严重制约了曼联在转会市场上的投入和俱乐部的长期发展,更让无数红魔球迷心痛不已。他们愤怒地指责格雷泽家族是吸血鬼,只知道从曼联身上榨取利益,却不愿意为俱乐部的未来投入一丝一毫。
为了摆脱债务困境,格雷泽家族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他们炮制出发行债券还旧账的妙招,却仍以俱乐部每年盈利的名义大肆分红。自2016年以来,格雷泽家族更是从曼联榨取了高达1.65亿英镑的股息。
老特拉福德球场外,抗议格雷泽家族的声浪此起彼伏。球迷们对这家美资巨头的愤怒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去年11月他们宣布球队可能被出售之后。然而,面对球迷的抗议和质疑,格雷泽家族似乎并不为所动。
尽管曼联在《福布斯》的评估中仍位列世界第13大最有价值的体育俱乐部,估值高达60亿美元,但投资者们对资本市场针对此次曼联股票的犹豫态度感到不解。
毕竟,在特许经营权有限的情况下,球队的价值只会持续飙升。这不禁让人质疑格雷泽家族过去5年的表现:在排名前50的体育俱乐部平均增长87%的背景下,曼联仅增长了46%。如今,在英超联赛中,曼联甚至已经失去了最有价值足球俱乐部的宝座,被皇家马德里稍稍超越。
长期以来,球迷们对格雷泽家族的“吸血”行为深恶痛绝。然而,直到2022年11月23日之前,格雷泽家族始终未曾流露出出售曼联所有权的意愿。
那天的官方声明中提到的“为俱乐部寻求战略选择的程序”,这似乎才是他们松口的开始。
但在这场收购拉锯战中,格雷格家族先后拒绝了卡塔尔财团100%收购俱乐部的提议,以及北美老乡埃利奥特基金等的介入。从官宣出售股份到最终敲定拉特克利夫入股,整个过程耗时近400天之久。
在这场漫长的角逐中,英力士集团最终凭借对俱乐部更高的估值、为格雷泽家族保留俱乐部中的股份,以及降低收购的股权比例等手段胜出。
问题是这一结果并未完全平息球迷的怒火。对于许多球迷而言,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不是格雷泽家族在背后的继续操控。
投资者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收购案的进展。他们普遍认为合理的投资方式,将是利用公开市场的折扣,来购买曼联的股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特许经营权的价值只会不断上升。虽然曼联在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些波折,但从长远来看,这支球队的真正价值仍然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拉特克利夫此次收购25%的股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格雷泽家族在曼联的地位,但至少保留了全盘收购的希望。这对于更多球迷而言,他们已经开始憧憬拉特克利夫能够完全收购曼联,带领这支球队走向新的辉煌。
近日,拉特克利夫以远高于当前股价的价格收购了曼联25%的股权,这一举动在体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一高价收购的背后,却暴露出了体育特许经营市场的一些负面问题。
首先,拉特克利夫的高价收购无疑推高了曼联的估值。以20美元的价格买入曼联股票的投资者或许期待着该公司估值上涨65%,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毕竟,英力士管理层的参与以及改善体育场的3亿美元投资是否能带来预期中的巨大增长,仍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公开市场的折扣使得曼联股票的交易价格可能低于其特许经营价值的“真实价值”。这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拥有顶级体育特许经营的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大的价值波动风险。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曼联股票的交易价格可能会大幅下跌,使得投资者蒙受损失。
此外,体育特许经营市场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以小牛队老板库班为例,他近期以35亿美元的估值出售了NBA球队达拉斯小牛队的多数股权,回报超过1000%。而美式橄榄球巨头丹佛野马队也以46.5亿美元的巨额估值被卖给了沃尔顿彭纳家族。这些高额交易无疑加剧了体育特许经营市场的竞争和投机氛围。
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体育特许经营权的价值并不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尽管曼联等顶级球队的长期价值看似坚不可摧,但短期内可能会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如球队战绩波动、管理层变动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球队价值的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体育经营权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领域。麦肯锡近期发布的《2023全球体育产业报告》就指出,体育经营权出色的业绩表现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在疫情期间,随着消费者居家办公、外围买球APP十大平台更加关注健康,很多小型体育经营权的销量呈指数级增长。业绩增长也推动了一波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交易的达成,相关并购活动也呈现激增态势。全球在2021年一年就产生了233笔体育经营投融资交易,比十年前多了100多笔。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的体育行业,据有关媒体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国内体育领域共发生61起融资事件,其中,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有3起,还有32起融资都在千万级的规模,大部分都跟项目经营和网络电商有关。
而在其中,针对大型、知名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权,其实还是一种稀缺资产,一般放出都会引来市场争抢。
总的来说,拉特克利夫收购曼联25%股权的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体育特许经营市场的关注。然而,在这个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和收益,以免陷入盲目跟风和投机的漩涡之中。
【作者系华尔街知名分析师、企业家,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